智能操作、人臉識別、大數據分析……
彩6下载最新版智能垃圾分類屋,真贊!
金雞嶺社區內的智能垃圾分類屋。記者趙慶山攝
生活垃圾分類服務中心內的電子屏幕。
這幾天,家住彩6下载最新版天涯區金雞嶺社區的陳先生發現,最近社區裏新增了智能垃圾分類屋,要求居民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,並借助大數據對垃圾分類投放情況進行分析,給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進行物質獎勵。
這就是天涯區正在推行的垃圾分類智能化“試點”,其中金雞嶺社區已經設立了11個智能垃圾分類投放點,大大提升了社區垃圾分類投放效果。
垃圾分類投放可“人臉識別”
垃圾分類屋到底有多智能?帶著疑問,9月16日下午,記者來到金雞嶺社區實地探訪,在金雞嶺小學門口,正好有一座智能垃圾分類屋,垃圾屋根據垃圾類別設4種顏色的投放口,其中可回收物為藍色,廚余垃圾為綠色,有害垃圾是紅色,其他垃圾是灰色。
垃圾屋中間有一塊觸摸屏,投放垃圾需要觸屏操作。記者註意到,投放垃圾首先需要註冊,註冊時需填寫姓名、手機號碼等信息。註冊完成後,可通過人臉識別、二維碼識別、IC卡識別、遊客登陸和手機號驗證等五個方式進行登錄操作。登錄後,會出現廚余垃圾、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其他垃圾等四個投放口選項,投放人根據垃圾類別選擇相應按鈕,相應的垃圾投放口會自動打開,這時只需將對應垃圾丟入投放口即可。整個操作過程方便衛生。
除了觸屏操作,智能垃圾分類屋還考慮到老人、小孩投放垃圾的情況,推出了垃圾分類卡,以戶為單位進行註冊,一戶兩卡,方便老人、小孩使用。註冊完成後,工作人員會免費發放紅、藍、灰、綠4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,方便居民對垃圾進行居家分類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每座智能垃圾分類屋均有工作人員指導,確保垃圾分類的準確性。
“的確很智能,我都是讓女兒來投放垃圾,從小培養她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。”社區居民陳先生說。
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有獎勵
垃圾分類投放背後的數據分析,也讓人耳目一新。記者看到,在金雞嶺路新建有一座生活垃圾分類服務中心,通過數據處理實現垃圾分類工作可視化,電子屏幕實時顯示每一處垃圾屋的投放量、各類垃圾的投放比例、垃圾桶滿桶情況、居民的日投遞次數和垃圾重量等相關數據。
“智能垃圾分類屋將收集居民投遞行為軌跡,對垃圾進行有效地分類處理,實現生活垃圾資源化、減量化。”智能垃圾分類屋項目負責人李先生介紹,每個小區、每戶居民的日、月、年垃圾投放總量都會有大數據進行記錄,通過投放次數、投放重量等來統計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情況,對積分高、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進行獎勵,針對排名靠後的居民,工作人員通過上門宣傳等方式幫助居民提高垃圾分類意識,爭取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。
李先生說,可回收物會通過分類進行銷售,銷售收益將以積分的形式反饋,居民可使用積分換取大米、食用油、洗衣液等物品。另外,廚余垃圾可實現在社區初步處理,將使用專門的機器進行油水分離,之後,廚余垃圾脫水後的固體部分送到有機堆肥廠進行堆肥處理,油可以加工為柴油,實現資源再利用。
據了解,彩6下载最新版市吉陽區、天涯區和海棠區已經推行垃圾分類智能化“試點”,目前天涯區共有4個社區正在進行試點工作,其中金雞嶺社區進度較快,已經設立11個居民投放點,服務居民7800余戶。
(記者趙慶山實習生黃肖璇)